【首席观察】资本的2021风向:极不平凡与“不急转弯” 

 

经济观察网 首席记者 欧阳晓红

一个“极”字,有人称之包含了波澜壮阔、万千风险、可歌可泣、辉煌成就等丰富内容。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个“急”字,再加前缀“不”,意味着政策不急于退出;但“转弯”二字或许为重,其是一个偏正结构,不容小觑。

“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会议指出。

会议还明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其也亦是2021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前三大任务则分别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要点。

牵动全球资本目光的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用“三个率先”——即“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勾勒出2020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势。

不过,会议分析亦指出,今年全球经济遭受的冲击既不同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不同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带来的影响,而是面临着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困难可谓前所未有;即三重“冲击”: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如此,资本的2021风向怎么吹?两“ji(极与急)”与“三三”之下,市场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周末:既有关乎金融数据平台“垄断”的思辨;也有信用债市场之争议。

甚嚣尘上时,裹挟着政策风口之信号与噪音的资本,一边探路、一边“投机”,但金融市场监管重塑之下,此“机”非彼“机”;投资者的预期或许不宜设定得过高。

会议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站上 3400点、嗅出“信用不会快速退出”的A股表现积极。12月21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420.57点(+0.76%)、14134.85(+2.03%)、2882.44(+3.66%)。

盘面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种业翻身仗”,农业种植板块全天强势领涨;会议八大任务之首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指向带动下,创业板指大涨3.66%,半导体、光刻胶等板块走强;露笑科技、振华科技等纷纷涨停。

“会议明确不搞‘急转弯’,在市场对前期货币政策紧缩预期修正的背景下,春节躁动仍可期。12月市场的不温不火和快速轮动(市场风偏保守)也为孕育2021年的春季躁动带来可能。”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周雨认为。

而A股的正面反馈亦是内外因素叠加效应之使然。

其实,“最近,A股走的比预期好,一半的功劳要给外围市场,特别是美股,隔三差五地创历史新高,A股亦表现不俗,尤其创业板跟得好。”一位私募机构人士说。

但不巧的是,近日英国变种病毒引发欧洲市场恐慌,12月21日盘中,英国富时、德国DAX、法国CAC分别大跌2.56%、3.15%、3.06%,油价亦大幅跳水。这是否会波及接下来的A股走势?一切尚待观望。

当然,资本也看到中国GDP走出了一条果敢向上的增长曲线:走过一季度的萎缩(增速-6.8%)、二季度的转正增长(GDP+3.2%)、三季度的回升(增速+4.9%);且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与韧性。

而且,“从11月的经济数据里看到制造业和民间投资的快速企稳,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12.1%,民间投资累计同比转正。可见,出口已经开始让中国的制造业产能饱和起来,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等顺周期力量也成为下一个驱动经济复苏的力量。”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称。

此背景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肯定了经济增长的成绩,强调了中国是唯一一个增速为正的主要经济体。

李奇霖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少在信用快速退出这一块给市场吃了“定心丸”,政策会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不会快速退出。

事实上,12月6日,经济观察报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瞻性报道《货币政策进与退:市场信号混乱,投资者需把好风险控制“安全阀”》亦指出,《2020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定调,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其时,一周过去,仿佛吃了“定心丸”的A股震荡上行,最高站上3465点。“市场不会有大的变化,既使出现调整,偏离也不会很大。”有人说。

不过,囿于此前的相关信用政策表态,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还是会强调稳健中性、强调灵活适度、强调精准滴灌,也会把近期央行确认的一些表述加上,包括“把好货币总闸门;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相匹配;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等等。总体看,明年的信用环境较今年会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提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政策定调。

“这个‘不急转弯’非常重要,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不急转弯’?”李奇霖说。他解释,需要注明的是,大家可能都把重点放在了“急”上。诚然,有了这个字,过猛的政策退出是看不到了,这波周期股下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市场对快速退出政策的恐慌。

“会议上既然用了‘不急转弯’的提法,自然就比市场之前想的要乐观一些,市场可以顺势交易一波预期修复的行情。”李奇霖称。

不知是否巧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并未出现“把好货币总闸门”等字样。货币政策进退之间,一度迷茫的市场亦一直在学习如何寻找货币政策之锚,试图以此甄别大势;于是,A股再度被赋予资本与实业共振的厚望。

但某种程度上,投资者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经济看上去已经恢复得不错了,还要强调政策的连贯性呢?就此会议通稿给出了解答,其主要是考虑三个因素:疫情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十四五”开好局以及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不过,李奇霖认为,还有一个重点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抠“不急转弯”的字眼,你会发现“转弯”才是这句话的核心,也就是说政策是肯定要转弯了,只是不会把步子迈太大、太快了而已。

因此,政策收紧的方向是比较确定的,只是不会收得很快。

其分析,从货币政策来看,4月份开始货币政策就逐步向常态化回归了,资金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拐点就已经出现。从财政政策来看,今年调入了3万亿结转结余资金到财政里,真实的赤字应该在6万亿以上,但前11个月的缺口是3.8万亿,财政没有用完,这说明逆周期调节的政策,随着下半年经济复苏的确是有所保留的。

这可能回到了一如既往的“既要……又要……还要……”的政策底层逻辑,读懂了的资本自然也会去揣摩2021年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昔日互金或金融数据平台恐风光不再,此“机”非彼“机”;按照会议定调,“机”会来自于“注重把握‘新发展格局’开局之年的制度红利。”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其制度红利包括围绕“科技创新”、“自主可控”、“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几大主线的投资机会,并重视优化营商环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加入CPTPP等方面推出重大改革举措,对资本市场的提振作用。

此外之“机”如“扩大内需是明年要坚持的战略基点。”李奇霖称,前不久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需求侧改革”,而本次会议上提到的是“需求侧管理”。尽管提法不一样,但从实际的扩大内需部署来看,和以往的“走老路”刺激经济的模式,还是很不一样。

扩大内需包括两块。一是消费,其和以往更多注重短期政策效果是有明显差异。二是投资,要注重效率,比如新基建、引导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改、建设现代物流体系、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等。

“不变”的是,相机决择,稳字当头,“适”度的流动性闸口管控。

在钟正生看来,准确理解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政策的进退、松紧要有结构性认识。2021年抗疫政策势必大部分退出,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势必减弱,严监管的要求将进一步巩固;但“构建新发展格局”所须的结构性政策会保持力度,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仍将保持局部宽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货币政策仍有率先调整的灵活性。

正如,尽管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最终并没有出现市场预期的“把好货币总闸门;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相匹配”等表述,但流动性闸口管控关乎经济血脉的畅通与运行,后情疫时代,政策“灵活性”或是扩大内需的刚性需求。

12月21日,中国央行对外表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云核变量金融董事总经理CEO刘夏认为,A股在2021年的投资机会值得期待,结构性的机会非常多,好的公司还会继续创出新高,消费白马股、科技龙头股将会继续表现出众。在当前我国科技的“卡脖子”领域,例如半导体制造、航空工业、精密机械等领域,财政上将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在扩大消费领域,中高端商品减税、免税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利于汽车、家电生产商与免税相关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未来更多的牛股将诞生在这些赛道上。”她说。

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前所未有的国际形势大变局下,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的2021年经济工作也挑战不小;既有现实“变量”,也有预期落差;各种声音亦掺杂其中。

而所谓现实“变量”是指,似乎一场“电荒”“煤荒”正在席卷大江南。相关报道称:刚发布今冬首个寒潮预警,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电荒。湖南向市民发出共渡用电难关的倡议,力保经济。

另一边,从北方的内贸港向内陆延伸600多公里直达矿区,煤荒行情魔幻上演,环渤海港口下锚船舶达到204艘,晋陕蒙还是一煤难求。

有人说,供给侧改革带来了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需求侧是不是会带来居民端电力的涨价。

实体如此,这个冬天会不会很冷?虚拟经济亦再度被重新审视、重塑;正如关于“金融数据平台的监管”被推至风口浪尖。

显而易见,此“机”非彼“机”,“风向”已变。极不平凡的2020即将收官,若“不急转弯”可以被视为市场的“定心丸”,那么,2021年的资本之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

“政策不急转,科技内需是重点。”太平洋证券研报称。不管怎样,行业配置上,周雨建议“顺周期”+“双循环”两手抓:

一方面,经济复苏趋势将被数据不断验证,制造业投资正在加速修复,服务型消费仍有修复的空间,关注金融(银行、保险)、中游制造(有色、化工、机械)、可选消费(家 电、旅游酒店、景点、影视影院);另一方面,流动性预期的修复,利于中长线品种打开估值空间,关注科技(光伏、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和消费升级(医 药、汽车、白酒、食品、家居) 。

2021年的资本风向在“变”与“不变”之间切换与逐利……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英国疫情突变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原油需求前景雪上加霜,连续五日创九个月新高的国际原油期货周一大跌,终结五日连涨之势。布伦特原油周一跌破5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