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平台假借保险名义担保 监管再拉非法集资防控警报

  借着和保险公司合作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实施非法集资的现象再次抬头。近日,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下发《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保险机构名义非法集资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拉响非法集资防控警报。

  《通知》称,近期,部分理财公司或平台虚假宣传与保险公司合作,声称投资项目由保险公司担保,保证投资资金安全。监测发现,相关主体涉嫌虚构投资项目、承诺高额收益、面向公众募集资金,存在非法集资隐患。其假借金融机构名义增信,一旦爆雷,风险极易传染给金融机构。

  近年来,这类现象屡禁不止,防不胜防。根据此前监管调查,来自保险业外部的非法集资传染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有外部公司谎称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理财产品;有外部公司通过偷换投保的险种概念或夸大保险责任,或直接伪造保险协议,利用保险为非法集资“增信”;以筹建相互保险公司、互助计划等幌子,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集资等。

  有保险公司向记者反映,据其此前调查,有自称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台,假借以“与该保险公司联合主办”的名义,对外售卖一年期的“返还本金加利息加意外保险理财产品”。这个产品冒用了这家保险公司的团体意外保险条款,并在团体意外保险条款的基础上虚构了满期生存金等收益。

  事实上,这家保险公司与该资产管理公司未有实质性合作。经这家保险公司核查发现,该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曾向该保险公司询问过购买该团体意外险的条件和方案,并获得了产品条款等资料,并由此心生骗术。

  还有一类假借保险公司非法营销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某财富公司在与投资人签署理财协议的过程中,称其子公司某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与某财险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出资客户提供信用履约保证保险服务,可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等。该协议盖有这家财险总公司公章。在该财富公司网站上,也将该财险公司列为合作机构。

  但经这家财险公司核查,发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加盖的其总公司公章系伪造,这家财险总公司未与该财富公司或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建立过战略合作关系。

  为有效防控应对此类问题,监管部门再次拉响非法集资防控警报。《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舆情监测,持续搜集各类媒体上涉及本机构的广告资讯信息,一旦发现有假借本机构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活动的,立即报告监管部门,并视情况公开警示风险,发现涉嫌犯罪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其次,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员工、印章、办公场所管理,严防内外部人员利用本机构印章、网点、柜面、交易渠道开展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筑牢风险“防火墙”。

  此外,各银行保险机构还要履行好非法集资监测防控职责,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加大对账户交易、业务办理中涉嫌非法集资情况的监测识别力度,及时报告可疑线索,切实发挥风险防范“前哨”作用。

  保险业人士也向消费者发出提醒,要“火眼金睛”,学会适当“自卫”。不少第三方理财公司或平台售卖的产品未经登记和风险评估,仅靠夸大投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但事实上,此类第三方理财机构未获得金融企业经营牌照,根据相关规定不能对外发行理财产品,更不能从事存、贷款业务。如果投资者去网上仔细核查一下这些所谓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背景,或是前往他们所谓的合作保险公司进行咨询,相信很多谎言会不攻自破。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直线拉升,现涨幅扩大至超1.5%。(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