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乡村走向振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临近年底,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东部和中西部城市近郊农村改厕基本完成;90%以上行政村建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近30%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美丽乡村,直接提升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的疫情没有阻挡“三农”领域补短板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更高质量。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中央财政安排104亿元,加强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强农民卫生健康意识,有效阻断了疫情在农村地区传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全面解决现行标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让八成以上农村人口喝上了自来水。中央投入50亿元,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1.4万个新改建设施大大缓解了农产品卖难,减少了流通损耗。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近3000万农民工被迫留乡或再次返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的要求,中央和地方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支持建设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累计投入90亿元,建设811个农业产业强镇;引导建设1600多个农产品加工园;支持建成近1100个双创示范园。有力的产业振兴举措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截至12月中旬,返乡留乡农民工近八成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乡村产业正在跳出传统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衍生出一大批二三产业。农业与文化、康养等重组,形成“农业+”态势,由此催生体验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四川朝天,乡村旅游结合生态康养,传统农家乐提档升级。在江苏南京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新鲜果蔬就地加工,农产品不出产地,进入“中央厨房”,卖到全国。在吉林永吉这家合作社,水稻生产推出会员定制,身价翻了一番。

  2020年,我国初步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农村经济总体经受住考验,保持平稳运行,稳中向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农村改革稳步推进,20个县作为试点,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探索经验。在中央政策扶持下,一度跌入低谷的生猪产能目前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九成。长江水域渔船渔民退捕任务基本完成,将开启10年禁渔,生态保护力度前所未有。

  明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乡村将开启走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十三五”成就巡礼】自贸试验区: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国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升级,一大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标杆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

  不久前,横跨北京、河北两地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成立。大兴机场片区是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片区,北京、河北两地将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协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今年,我国又新设了北京、湖南、安徽3个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数量达到21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十三五”以来,我国的自贸试验区不仅在空间上实现“遍地开花”,还实现了京津冀全覆盖,叠加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试验区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市场准入“一业一证”改革就已经在互联网电商、便利店、书店等31个行业率先试点,企业不用再重复办理各种证照,网上填报资料,拿到一张综合许可证就可以开店营业。

  五年来,全国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在投资、贸易、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先行先试,向全国复制推广173项制度创新成果。

  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从“十三五”初期的122项压减至30项。

  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推动《外商投资法》出台。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完成药品增至2800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2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20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目录内药品增至2800种,药品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历时4个月,历经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标准测算、现场谈判等环节。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为73.46%,平均降幅50.64%。此次调整谈判药品数量最多,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更加广泛。谈判药品种类广泛,今年新上市的药品纳入调整范围,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今天公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2月2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共同修订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对外发布。与2019年版相比,2020年版的总条目增加了127条,增幅超过10%,重点增加了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条目。

  在制造业方面,新增或修改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等条目,鼓励外资投向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等领域。

  在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新增或修改区块链技术开发等条目,鼓励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基础制造、民生消费等领域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此外,鼓励目录在免征关税、减收企业所得税、优先土地供应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要求继续执行“75%”限流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12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元旦、春节临近,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场所将继续执行不超过核定人数75%的限流政策。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将指导督促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场所将整改关停。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

  昨天(12月2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搭载发射的微纳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发布

  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等6部门今天(12月28日)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王行环、陈厚群、陈亮等10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已举办3届,每年选树10位先进个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2020”今天开幕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主办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2020”今天(12月28日)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次论坛以“数智共享驱动未来”为主题,展望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今年突破100万标准箱

  截至今天(12月28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万标准集装箱,比去年同期增长25%。目前,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达19条,业务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与两大股东如何协同?健康管理平台运营得怎样?这家“国寿系”上市公司接待了调研  12月中下旬,“国寿系”万达信息接待了两波投资者电话调研,先是近40家机构投资者,12月25日